簡單了解心血管系統機制
心血管系統是精心設計的網路,由心臟和將血液輸送到全身的血管系統組成。主要工作是向身體器官輸送氧氣和營養,並從組織中清除代謝的廢物。
全身血液循環就是將氧合的(動脈)血液從心臟運送到身體各處,並將耗氧的(靜脈)血液送回心臟。 在返回心臟的途中,靜脈血從微血管和小靜脈流向逐漸變大的靜脈,並通過上、下腔靜脈回到心臟的右心房。
由於靜脈內壁較薄,其管內血壓明顯低於動脈壓。雖然大靜脈內的瓣膜系統可防止下肢積聚靜脈血,並盡可能確保將靜脈血有效地輸送回心臟。
實際上,靜脈系統中的壓力是非常低的,以至於在血管收縮期或舒張期若沒有肌肉和關節的幫浦式活動、呼吸時橫膈肌收放動作及心臟的壓縮吸力幫助,血液將無法充分回流到心臟。
以上這些協助機制與靜脈中作用正常的瓣膜一起將靜脈血推回心臟。
深層靜脈栓塞(DVT)是由血栓引起的,此血栓形成於人體深層靜脈中,通常好發於腿部,但有時血栓也會在上肢的深層靜脈中形成。血液中少許血液凝塊可能會造成四肢靜脈血回流受阻,逐漸減慢靜脈血流而堆積更多的血液凝塊。
深層靜脈栓塞
深層靜脈栓塞(DVT)是由血栓引起的,此血栓形成於人體深層靜脈中,通常好發於腿部,但有時血栓也會在上肢的深層靜脈中形成。血液中少許血液凝塊可能會造成四肢靜脈血回流受阻,逐漸減慢靜脈血流而堆積更多的血液凝塊。
(Image Credit : www.awarenessdays.com)
形成血栓的危險因子:
- 長期臥床
- 長時間坐著(例如搭乘長途交通工具時)
- 長時間翹腳
- 懷孕期間和產後
- 體內水分不足(脫水)
- 服用避孕藥或雌激素(吸煙女性的危險指數更高)
- 長期使用靜脈導管
- 骨盆或腿部骨折
- 肥胖
- 剛完成的手術(最常見的是髖,膝或女性骨盆手術)
- 不健康、硬化、脆化的血管
血栓後症候群
血栓後症候群(PTS),也稱為靜脈炎後症候群或靜脈緊張症,是深靜脈栓塞(DVT)的常見且重大的長期併發症,發生率超過三分之一。
PTS是由DVT造成的靜脈損傷所引起的。由於瓣膜功能不全和/或持續的靜脈阻塞,導致靜脈內的流體動力學改變,靜脈血管內的壓力增加。
壓力升高時通常會出現與PTS相關的症狀,例如小腿疼痛、腫脹和發紅(長時間步行或站立後可能會變得更糟,而在休息或抬高小腿後可能可以減緩症狀)。
壓力升高時通常會出現與PTS相關的症狀,例如小腿疼痛、腫脹和發紅(長時間步行或站立後可能會變得更糟,而在休息或抬高小腿後可能可以減緩症狀)。
(Image Credit : shutterstock)
如何預防
避免PTS的最佳方法當然是先防止血塊的形成。有些人發生血塊的風險很高,尤其是醫院中剛動完手術或臥床休息的個案。 給予個案穿戴適當的醫療彈性襪,可以盡量防止血塊生成。通常醫師也會開立預防性藥物給予住院個案中血栓生成的高風險群。
PTS可以藉規律或頻繁的腿部抬高、適當運動和壓力襪穿戴來減緩,這也可以防止靜脈血液的積聚。
研究發現,醫療壓力襪的預防性很好,使用它們可以將血栓後症候群的總發生率從49%降低到26%,甚至是嚴重形式的PTS總發生率也從12%降低到3.5%。
一般而言,長期的重度腫脹、慢性腫脹、疼痛、靜脈曲張和靜脈潰瘍就是PTS的臨床症狀,5-10%的深靜脈栓塞個案可能會發展成極嚴重形式的PTS。
若無法有效減緩血栓後症候群的症狀,可能會導致慢性靜脈功能不全(CVI),進而發展為靜脈型淋巴水腫。
若無法有效減緩血栓後症候群的症狀,可能會導致慢性靜脈功能不全(CVI),進而發展為靜脈型淋巴水腫。
相關閱讀
為何多數淋巴水腫個案沒有接受治療?
全方位打擊淋巴水腫---整合性去腫治療
誰,需要做徒手淋巴引流?(徒手淋巴引流適用族群及禁忌症)